纳米体育_ios/安卓/手机版app下载

您好,欢迎访问纳米体育官网!

纳米体育

更环保更安全

纳米体育

流程严谨、匠心工艺

纳米体育

高出平均寿命30%

全国咨询热线

400-123-4567

企业新闻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企业新闻

新闻动态

联系我们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纳米体育工业园88号

咨询热线:

400-123-4567

13800000000

【媒体聚焦】沈铁战“疫”动态受到媒体持续关注纳米体育

发布时间:2023-08-24 21:56:36人气:

  纳米体育3月17日,在距辽宁省喀左县城26公里的尤杖子村,村民们正忙着春季备耕。驻村工作队的3名队员——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赵兴国、林淑梅和刘志刚也进入了一年里最忙碌的时候。他们要赶在4月初清明之前,抓紧对春耕用的3台农用台拖拉机、3台旋耕机,还有17眼机井进行检查维修。

  这3台农用台拖拉机、旋耕机是2018年定点扶贫单位中铁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帮扶购买的。为节省资金,刘志刚3人和村干部一起,自己动手更换机油、检查轮胎,对旋耕机开焊的部位进行焊补维修。

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给村里捐赠了15件棉大衣和1000个口罩。刚在防疫点值了一宿夜班的刘志刚顾不上吃饭、休息,驱车60多公里,迅速把这些物资送到了村民手中。

  那些日子,刘志刚跟村民顶着刺骨的寒风,用钢筋和塑料布建起了7个简易棚用作防疫点。建好后,刘志刚带领大家24小时轮班值守,为出入村屯的人测量体温、检查证件、登记信息、安排放行,守护着全村人的安全健康。

  尤杖子村位于辽西北山区,现有村民805户,基本农田4800亩,其中90%以上是山地,必须要靠水浇才能耕种。全村共有17眼机井,这两天,刘志刚他们对每个机井的管路和电机详细检查了一遍,有两眼井的电线已经老化,三眼井的水泵坏了。刘志刚他们和村干部自己掏腰包,购买了80米电线和三个水泵,对故障的机井进行了维修和更换。

  在东北,每年春耕前,都要对封冻一冬的耕地进行一次翻旋,以保持土质松软,利于撒种施肥。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委会商量,从这周开始,使用修理一新的旋地机,优先为162户贫困户旋地,按一台旋地机每天旋地50亩计算,到3月末,至少能旋地1000亩以上。

  在尤杖子村,春耕的种植种类以玉米、高粱为主。种子是否优良,化肥的价格是否合理,是村民们最关心的事。为这事儿,驻村工作队员先后多次跑县里、乡里,邀请来村里开种子化肥订货会,想法设法联系到最好的种子和化肥。

  忙完手头的这些工作,大家才稍稍松了口气。四月初的春耕时节,村民们可以放开手去种地了。

  到今年,刘志刚已在尤杖子村工作了4年多,他本人已年过半百。初到村子时,他面对的是“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脚泥”的道路和陈旧不堪的基础设施。不到五年时间,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帮扶下,村里建起了200千瓦村级集中光伏电站、牛饲料加工厂、布艺加工厂,新修了柏油路、文化广场、多功能活动中心、塑胶地面篮球场。村民们种果树、种大棚蔬菜、养牛、养羊,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。

  眼下,除了春耕备耕和疫情防控宣传,50亩蔬菜“冷棚”项目,是刘志刚最上心的事。为此,他和村干部张罗了一年多,资金不足,他们多方奔走筹集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情况后,表示一定尽快落实帮扶资金,抓紧把50亩蔬菜“冷棚”项目建起来。

  “我们的辽宁喀左尤杖子村,到2018年底,已经顺利摘帽脱贫。但这期间,又有23户、75名村民因病因残而返贫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目前还剩1户未脱贫,其余22户已经重新脱贫。“越到最后越是紧要的关头,我们一定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,摘帽不摘帮扶,和村里的同志共同努力,让村子的面貌一天天美起来,让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!”在为贫困户旋地的现场,刘志刚望着远处的山坡,信心满满地说。

  3月17日上午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工务机械段65台大型养路机械,在沈大铁路灯塔—张台子—辽阳、首山—小乐屯—鞍山等5个作业点一字排开,开始清筛工作。沈大铁路为期一个半月的“集中修”工作正式开始。

  沈大铁路北起辽宁沈阳,南至滨海城市大连,线公里,是一条繁忙运输干线。经过多次提速改造,目前已建成东北腹地通往大连港口的亿吨货运大通道。

  据介绍,本次沈大铁路“集中修”预计于“五一”假期前完工,需要完成线公里。主要对沈大铁路进行道床清筛、更换钢轨大修作业,解决既有线路的基础病害,全面改善沈大铁路运行基础条件。同时,为确保“集中修”和运输生产两不误,沈阳局集团公司采取灵活运输组织方式,每天安排4小时施工“天窗”时间。

  此外,沈阳局集团按照“一点一案一策”原则,对“集中修”地点的安全生产、疫情防控情况核查把关。施工现场实行全封闭管理,对全体施工人员实行施工现场、生活驻地“两点一线”的防控模式,每天对施工人员进行两次体温检测,采取“分餐制”,定时对宿舍、宿营车等人员密集场所消毒杀菌,确保疫情防控和“集中修”施工“两不误”。

  3月17日,在距辽宁省喀左县城26公里的尤杖子村,村民们正忙着春季备耕。驻村工作队的3名队员——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赵兴国、林淑梅和刘志刚也进入了一年里最忙碌的时候。他们要赶在4月初清明之前,抓紧对春耕用的3台农用台拖拉机、3台旋耕机,还有17眼机井进行检查维修。

  这3台农用台拖拉机、旋耕机是2018年定点扶贫单位中铁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帮扶购买的。为节省资金,刘志刚3人和村干部一起,自己动手更换机油、检查轮胎,对旋耕机开焊的部位进行焊补维修。

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给村里捐赠了15件棉大衣和1000个口罩。刚在防疫点值了一宿夜班的刘志刚顾不上吃饭、休息,驱车60多公里,迅速把这些物资送到了村民手中。

  那些日子,刘志刚跟村民顶着刺骨的寒风,用钢筋和塑料布建起了7个简易棚用作防疫点。建好后,刘志刚带领大家24小时轮班值守,为出入村屯的人测量体温、检查证件、登记信息、安排放行,守护着全村人的安全健康。

  尤杖子村位于辽西北山区,现有村民805户,基本农田4800亩,其中90%以上是山地,必须要靠水浇才能耕种。全村共有17眼机井,这两天,刘志刚他们对每个机井的管路和电机详细检查了一遍,有两眼井的电线已经老化,三眼井的水泵坏了。刘志刚他们和村干部自己掏腰包,购买了80米电线和三个水泵,对故障的机井进行了维修和更换。

  在东北,每年春耕前,都要对封冻一冬的耕地进行一次翻旋,以保持土质松软,利于撒种施肥。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委会商量,从这周开始,使用修理一新的旋地机,优先为162户贫困户旋地,按一台旋地机每天旋地50亩计算,到3月末,至少能旋地1000亩以上。

  在尤杖子村,春耕的种植种类以玉米、高粱为主。种子是否优良,化肥的价格是否合理,是村民们最关心的事。为这事儿,驻村工作队员先后多次跑县里、乡里,邀请来村里开种子化肥订货会,想法设法联系到最好的种子和化肥。

  忙完手头的这些工作,大家才稍稍松了口气。四月初的春耕时节,村民们可以放开手去种地了。

  到今年,刘志刚已在尤杖子村工作了4年多,他本人已年过半百。初到村子时,他面对的是“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脚泥”的道路和陈旧不堪的基础设施。不到五年时间,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帮扶下,村里建起了200千瓦村级集中光伏电站、牛饲料加工厂、布艺加工厂,新修了柏油路、文化广场、多功能活动中心、塑胶地面篮球场。村民们种果树、种大棚蔬菜、养牛、养羊,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。

  眼下,除了春耕备耕和疫情防控宣传,50亩蔬菜“冷棚”项目,是刘志刚最上心的事。为此,他和村干部张罗了一年多,资金不足,他们多方奔走筹集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情况后,表示一定尽快落实帮扶资金,抓紧把50亩蔬菜“冷棚”项目建起来。

  “我们的辽宁喀左尤杖子村,到2018年底,已经顺利摘帽脱贫。但这期间,又有23户、75名村民因病因残而返贫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目前还剩1户未脱贫,其余22户已经重新脱贫。“越到最后越是紧要的关头,我们一定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,摘帽不摘帮扶,和村里的同志共同努力,让村子的面貌一天天美起来,让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!”在为贫困户旋地的现场,刘志刚望着远处的山坡,信心满满地说。

  3月17日,在距辽宁省喀左县26公里的尤杖子村,村民们正忙着春季备耕。驻村工作队的3名队员——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赵兴国、林淑梅和刘志刚也进入了一年里最忙碌的时候。他们要赶在4月初清明之前,抓紧对春耕用的3台农用台拖拉机、3台旋耕机,还有17眼机井进行检查维修。

  这3台农用台拖拉机、旋耕机,是2018年,定点扶贫单位——中铁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帮扶购买的。为节省资金,刘志刚他们3人和村干部一起,自己动手更换机油、检查轮胎,对旋耕机开焊的部位进行焊补维修。

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给村里捐赠了15件棉大衣和1000个口罩。刚在防疫点值了一宿夜班的刘志刚顾不上吃饭、休息,驱车60多公里,迅速把这些物资送到了村民手中。

  那些日子,刘志刚跟村民顶着刺骨的寒风,用钢筋和塑料布建起了7个简易棚用作防疫点。建好后,刘志刚带领大家24小时轮班值守,为出入村屯的人测量体温、检查证件、登记信息、安排放行,守护着全村人的安全健康。

  尤杖子村位于辽西北山区,现有村民805户,基本农田4800亩,其中90%以上是山地,必须要靠水浇才能耕种。全村共有17眼机井,这两天,刘志刚他们对每个机井的管路和电机详细检查了一遍,有两眼井的电线已经老化,三眼井的水泵坏了。

  刘志刚他们和村干部自己掏腰包,购买了80米电线和三个水泵,对故障的机井进行了维修和更换。

  在东北,每年春耕前,都要对封冻一冬的耕地进行一次翻旋,以保持土质松软,利于撒种施肥。刘志刚他们和村委会商量,从这周开始,使用修理一新的旋地机,优先为162户贫困户旋地,按一台旋地机每天旋地50亩计算,到3月末,至少能旋地1000亩以上。

  在尤杖子村,春耕的种植种类以玉米、高粱为主。种子是否优良,化肥的价格是否合理,是村民们最关心的事。为这事儿,刘志刚他们先后多次跑县里、乡里,邀请来村里开种子化肥订货会,想法设法联系到最好的种子和化肥。

  忙完手头的这些工作,刘志刚他们才稍稍松了口气。四月初的春耕时节,村民们可以放开手去种地了。

  到今年,刘志刚已在尤杖子村工作了4年多,他本人已年过半百。初到村子时,他面对的是“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脚泥”的道路和陈旧不堪的基础设施。不到五年时间,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帮扶下,村里建起了200千瓦村级集中光伏电站、牛饲料加工厂、布艺加工厂,新修了柏油路、文化广场、多功能活动中心、塑胶地面篮球场。村民们种果树、种大棚蔬菜、养牛、养羊,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。

  眼下,除了春耕备耕和疫情防控宣传,50亩蔬菜“冷棚”项目,是刘志刚最上心的事。为此,他和村干部张罗了一年多,资金不足,他们多方奔走筹集,自己的“娘家”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情况后,表示一定尽快落实帮扶资金,抓紧把50亩蔬菜“冷棚”项目建起来。

  “我们的辽宁喀左尤杖子村,到2018年底,已经顺利摘帽脱贫。但这期间,由于因病因残等原因,又有23户、75名村民而返贫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目前还剩1户,其余22户已经重新脱贫。越到最后越是紧要的关头,我们一定牢记提出的‘扶上马送一程’的要求,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,摘帽不摘帮扶,和村里的同志共同努力,让村子的面貌一天天美起来,让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!”在为贫困户旋地的现场,刘志刚望着远处的山坡,信心满满地说。

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吉林车务段吉林站党总支书记王连勤以站为家,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,组织车站职工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和段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,号召全体党员勇挑重担、积极作为,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
  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疫情发生后,王连勤立即组织党员成立了 2个工作组,结合实际研究细化了12项具体疫情防控措施,补充完善20项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内容。他带领工作组成员设置留验站1处、隔离区2处,向旅客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手册5000册、宣传单3.3万份,并在职工微信工作群中转发段党委制作的微信产品,提升干部职工自我防护意识。他向全站党员发出倡议书,组建党员突击队,关键时刻冲在前面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在党员的积极引导下,车站有12名职工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。

  疫情防控期间,王连勤始终坚守在车站,每天深入现场向干部职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查看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。每次在进出站监测点发现发热旅客,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处理。他还请专业的地方防疫部门工作人员到站讲课,提高职工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;积极协调吉林市医疗志愿者协会,在吉林站测温点派驻医疗志愿者协助进行测温,保证防疫测温和后续处置工作顺利进行。在他的努力协调下,吉林市政府还为该站购置安装了6套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,大大提高了防疫筛查的覆盖面和准确度,有效提高了旅客进出站测温作业效率。2月14日,吉林市政府对出站旅客实行登记制度,王连勤积极与市政府协商,对路内通勤职工提前编号,凭号出站,有效解决了出站人员聚集的问题。

  疫情防控期间,防疫物资紧张,王连勤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他多方联系筹措防疫物资,共筹集防护口罩6500个、防护服280套、医用手套7250副、医用消毒酒精180公斤、84消毒170公斤,为车站防控疫情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。

  为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,王连勤组织党员每天2次对职工进行测温登记,确保无发热职工在岗。他还制定了细致的岗位轮流就餐和食堂隔离用餐、餐具消毒制度,保证职工安全用餐。

  由于车站防疫工作量大,人员紧张,王连勤连续 33 天没有回家看望父母。父母经常打来电话询问他的情况,不断提醒他多注意休息,并鼓励他好好工作,不用挂念家里。

  从1月24日至3月16日,吉林站对进出站旅客测温达51.76万人,发现发热旅客并移交地方15人,全力确保旅客平安出行。

 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,王连勤带领干部职工不计得失、奋勇向前,以高度的责任担当,筑起了防止疫情通过铁路传播的安全防线。

  3月17日,在距辽宁省喀左县26公里的尤杖子村,村民们正忙着春季备耕。驻村工作队的3名队员——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赵兴国、林淑梅和刘志刚也进入了一年里最忙碌的时候。他们要赶在4月初清明之前,抓紧对春耕用的3台农用台拖拉机、3台旋耕机,还有17眼机井进行检查维修。

  这3台农用台拖拉机、旋耕机,是2018年,定点扶贫单位——中铁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帮扶购买的。为节省资金,刘志刚他们3人和村干部一起,自己动手更换机油、检查轮胎,对旋耕机开焊的部位进行焊补维修。

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给村里捐赠了15件棉大衣和1000个口罩。刚在防疫点值了一宿夜班的刘志刚顾不上吃饭、休息,驱车60多公里,迅速把这些物资送到了村民手中。

  那些日子,刘志刚跟村民顶着刺骨的寒风,用钢筋和塑料布建起了7个简易棚用作防疫点。建好后纳米体育,刘志刚带领大家24小时轮班值守,为出入村屯的人测量体温、检查证件、登记信息、安排放行,守护着全村人的安全健康。

  尤杖子村位于辽西北山区,现有村民805户,基本农田4800亩,其中90%以上是山地,必须要靠水浇才能耕种。全村共有17眼机井,这两天,刘志刚他们对每个机井的管路和电机详细检查了一遍,有两眼井的电线已经老化,三眼井的水泵坏了。

  刘志刚他们和村干部自己掏腰包,购买了80米电线和三个水泵,对故障的机井进行了维修和更换。

  在东北,每年春耕前,都要对封冻一冬的耕地进行一次翻旋,以保持土质松软,利于撒种施肥。刘志刚他们和村委会商量,从这周开始,使用修理一新的旋地机,优先为162户贫困户旋地,按一台旋地机每天旋地50亩计算,到3月末,至少能旋地1000亩以上。

  在尤杖子村,春耕的种植种类以玉米、高粱为主。种子是否优良,化肥的价格是否合理,是村民们最关心的事。为这事儿,刘志刚他们先后多次跑县里、乡里,邀请来村里开种子化肥订货会,想法设法联系到最好的种子和化肥。

  忙完手头的这些工作,刘志刚他们才稍稍松了口气。四月初的春耕时节,村民们可以放开手去种地了。

  到今年,刘志刚已在尤杖子村工作了4年多,他本人已年过半百。初到村子时,他面对的是“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脚泥”的道路和陈旧不堪的基础设施。不到五年时间,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帮扶下,村里建起了200千瓦村级集中光伏电站、牛饲料加工厂、布艺加工厂,新修了柏油路、文化广场、多功能活动中心、塑胶地面篮球场。村民们种果树、种大棚蔬菜、养牛、养羊,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。

  眼下,除了春耕备耕和疫情防控宣传,50亩蔬菜“冷棚”项目,是刘志刚最上心的事。为此,他和村干部张罗了一年多,资金不足,他们多方奔走筹集,自己的“娘家”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情况后,表示一定尽快落实帮扶资金,抓紧把50亩蔬菜“冷棚”项目建起来。

  “我们的辽宁喀左尤杖子村,到2018年底,已经顺利摘帽脱贫。但这期间,由于因病因残等原因,又有23户、75名村民而返贫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目前还剩1户,其余22户已经重新脱贫。越到最后越是紧要的关头,我们一定牢记提出的‘扶上马送一程’的要求,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,摘帽不摘帮扶,和村里的同志共同努力,让村子的面貌一天天美起来,让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!”在为贫困户旋地的现场,刘志刚望着远处的山坡,信心满满地说。

  3月17日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工务机械段近1500名职工、65台大型养路机械,在沈大线灯塔—张台子—辽阳、首山—小乐屯—鞍山、汤岗子—大石桥等5个作业点一字排开。沈大线为期一个半月的线路清筛、更换钢轨集中修施工会战正式开始。以此为标志,东北地区既有铁路线路集中修施工全面拉开序幕。

  沈大线北起辽宁沈阳,南至滨海城市大连,线公里。经过多次提速改造,该线目前已成为东北腹地通往大连港口的货运大通道。本次集中修施工会战,计划完成线公里,预计于“五一”前完工。

  据介绍,沈(阳)吉(林)线、大(虎山)郑(家屯)线、沈(阳)山(海关)线等多条既有铁路线路的集中修施工会战,也将于近日陆续展开。

推荐资讯

HTML地图 网站地图